師資隊伍
推薦新聞
熱門新聞
新聞詳情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推進我國職業教育類型發展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推進我國職業教育類型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報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筆談
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氣勢恢宏、博大精深。我理解,學習領會這篇重要講話精神,最關鍵的是牢記其中的4句話、16個字:“初心易得,始終難守”,“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并從中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激發創造美好生活強大動力和合力。
就職業教育而言,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技能培養和技藝傳承,自古就有“教民以獵”“教民以漁”“教民以耕”的傳統。鴉片戰爭后,在救亡圖存的旗幟下,伴隨著造船等近代制造業的起步,我國近代職業教育逐漸發展起來。我們黨成立100年來,不斷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今年4月13日,在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職業教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聯系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關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將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大論斷,我們將把新征程作為新奮斗的新起點,堅定不移沿著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推進我國職業教育類型發展。
一、樹立科學育才觀,堅定職業教育辦學方向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特點相適應,我們應當樹立科學育才觀,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把人才分為兩種,一種是學術型,一種是應用型。應用型又分為工程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總體看人才的結構是金字塔形的,其基礎是應用型,其主體應是融入實體經濟、扎根一線、能干實干的技術技能人才?;谶@樣的認識,我們的職業教育必須更加自覺地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聚力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有研究顯示,到2025年我國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需求缺口近3000萬人,家政、養老等領域需求缺口達4000萬人。這預示著我國職業教育將肩負優化教育結構和人才結構的雙重職責。新的征程上,我們將不斷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二、優化類型特色,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著力“下一盤大棋、打一場翻身仗”,走出了深化改革的“關鍵三步”,發生了格局性變化。第一步是從自身審視職業教育,從職業教育自身實際出發分析問題、研判形勢,全面推進職業教育從規模擴張向內涵發展轉變。第二步是從教育體系審視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全面貫徹落實“職教20條”,科學處理普職、產教、校企、師生、中外五個關系,落實“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第三步是從經濟社會審視職業教育,創造性提出技能型社會建設,讓職業教育“長入經濟、匯入生活、融入文化、滲入人心、進入議程”。這三步棋層層遞進、步步深化,立起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整體推進了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以質圖強,也改變了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企業、家長、學校認可職業教育、了解職業教育。新的征程上,我們將持續深化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堅定不移走內涵特色質量發展道路,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
三、堅持問題導向,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傳統觀念、歷史沿革、現實需要等多重原因交織,讓職業教育面臨三大問題:國家戰略、企業需求與個人意愿之間發生沖突;職業教育外部對職業教育認識不夠、理解不足;職業教育內部參照普通教育辦職業教育現象普遍。新的征程上,要讓職業教育從“無奈之舉”變成“優質選項”,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類型特色。第一,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產業結構升級程度決定職業教育層次結構,職業教育層次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一是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完善中高本銜接、一體化的學校職業教育體系,通過個性化、定制化的培養,使學生高薪就業、體面從業。二是打通技術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基于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健全不同的人才選拔方式、考試內容,使中等職業教育與職業??平逃?、職業本科教育有機銜接、相互促進。三是擴大教育體系開放水平,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繼續教育、社區教育等融通發展,發揮職業教育在建設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構建國家資歷框架,推進學分銀行落地。第二,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氛圍。一是從破解“鄙薄技能”的根本矛盾入手,切實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待遇、經濟待遇、政治待遇,讓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拿到更高的薪水、有更好的發展、過更好的生活,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二是大力宣傳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事跡,積極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三是引導激勵全社會共同關心、廣泛支持、積極參與職業教育,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三,提高職業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加快職業教育理論創新,系統總結我國當代職業教育改革經驗,加強基本規律和內涵屬性等基礎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形成理論研究、政策指導和實踐發展的良性互動,構建系統完整的職業教育理論體系,為職業教育發展筑牢理論根基。另一方面,大規模、大力度對行政人員、學校領導、中層干部、一線教師分類開展培訓,實現從“經驗辦學”到“科學化辦學”的轉變,推動職業教育內部提高站位、提升水平、共享經驗。
作者: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陳子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