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隊伍
推薦新聞
熱門新聞
新聞詳情
教師的五重境界
教師的五重境界
來源: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
微信上一位外地的教師朋友給我發消息請我支招。因為工作出色,縣教育局請她在全縣教師大會上做一個30分鐘的發言。她“想了三天,慌了三天,混亂依舊”,于是向我求助。
我思考了一會兒,將自己這些年從教的經歷回顧了一遍,根據我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將其劃分成5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教知識
我初上講臺時,教初中數學。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著怎么樣把每節課的知識點落實。
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重點、難點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設計變式訓練?
單元測試結果出來后,學生成績在年級里名列前茅我就歡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講解。
第二個階段:教方法
教了幾年之后,我逐漸把關注點從教轉移到學生的學。
同樣在一個課堂里聽課,每個學生的學習結果卻迥異。于是我開始嘗試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把自己放到學生的位置上,想象他們在學習時會遇到什么問題。
我領悟到數學與數學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自己在大學里學到的那些數學知識并不能保證我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
在這個階段,我逐漸減少自己講課的比重,而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預習、探究、試錯乃至請學生上臺講題。
第三個階段:教狀態
再后來,我注意到一個現象,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哪怕數學學習能力并不突出,但通常都態度端正、學習認真;而那些看起來很聰明的學生,如果學習馬虎,成績就很可能不理想。
有時候,你準備了一節課,設計很精彩,課上得也很順利,為學生鋪設的路徑很巧妙,可有些學生根本就沒聽,對他來說效果等于零。
于是,我開始用更多的時間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判斷哪些學生是真心喜愛學習,哪些是在被動應付,哪些學生悟性強,哪些學生雖然勤奮卻學得吃力。
在我發現學生的學習成績基本上與其學習狀態成正比后,我便更執著于發掘學生的內驅力,而慢慢放棄外在的推、拉乃至拖、拽,也變得更加有耐心。
第四個階段:教人生
在前面三個階段奮斗了十多年后,我的教育視野有一天突然打開?;仡欁约阂酝呐?,總還是離不開分數二字。
我作為老師,看到那些曾經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長大之后很平庸而調皮的孩子卻大有作為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去反思教育的價值到底是什么,辛辛苦苦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到底有什么意義。
當我將視野從學生的學習擴大到他們的興趣、氣質、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寬廣了。這個時候,我不再只是一名學科教師,而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第五個階段:教自己
學生在學校里除了要學會學習,還要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而我,也的確朝著育人的目標努力了好幾年。
與其教學生,還不如教自己。所有那些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都首先是對自己的要求。自己做到了,才有可能要求學生去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育不是說教,而是影響,是感染,是熏陶。教師這個職業不是教,而是學,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的職業發展可以分為五個境界,分別是教知識、教方法、教狀態、教人生和教自己。這五重境界并無絕對的高下之分,只是代表了教師工作的五個不同方面。
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探索、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是所有教師的基本功。與此同時,心里面有對世界、對人生和對自己的理想,才會看見不同的教育氣象,即便與別人做著同樣的事情,結果也會更加理想。
這五個境界很難清晰地劃分,有的時候,你以為自己在教知識,其實也在不知不覺地教人生。
作者 | 萬瑋 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校長
上一新聞: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經驗與啟示